阳病在阴,从阴引阳 |《解构脾胃论》⑤

栏目分类
业务范围

你的位置:耀世娱乐 > 业务范围 > 阳病在阴,从阴引阳 |《解构脾胃论》⑤

阳病在阴,从阴引阳 |《解构脾胃论》⑤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09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上一节讲的是“阴病治阳、阳病治阴”篇的其中一半内容。

该篇开头李东垣引用了《内经》里大概是最著名的“阴阳应象大论”的最后一句话:

“审其阴阳,以别柔刚,阳病治阴,阴病治阳,定其血气,各守其乡,血实宜决之,气虚宜掣引之。”

这段话与“阴阳应象大论”篇的另一段话相呼应:

“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。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。以我知彼,以表知里,以观过与不及之理。见微得过,用之不殆。”

“大论”的这两段话的共同点,刚好就是李东垣写入《脾胃论》里的标题:“阴病治阳、阳病治阴”。

这是李东垣谨守奉行的《内经》针法总则,实际上,也是他用内服药来解决“阴火”的总原则。他后期对曾经常用的“五方”,进行了全面超越,对“阴火”理论的提炼与对“阴火”症状的处理,正如他自己所言,主要来自于《内经》的启发。

而《内经》的“阴病治阳、阳病治阴”原是针对外治针法的,也就是说,李东垣从古人对于外治法的总结里,找到了内服药处理内伤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。

这依据正是上一节没有涉及到的开篇内容里的①和④:阳病治阴&气虚宜掣引之。

首先要补充说明的是,“阴阳应象大论”篇原文中并没有具体的取穴,李东垣在其《脾胃论》“阴病治阳阳病治阴”篇里的全部内容,皆是他自己的理解与发挥。

包括上一节的两种“阴病在阳”或“阴病治阳”,以及本节的“阳病在阴”或“阳病治阴”。

“阴病在阳”的两种,分别指的是外感客邪与上热下寒。前者针背俞穴,即治在阳位;后者针刺位于阳位的血络放血,亦是治在阳位。

需要提醒的是,后一种“阴病在阳”,是“阴火”上充“阳道”的意思,即也是“阴火”的治疗手段之一。

而本节的“阳病在阴”,李东垣只提到了一种,即“谷气、荣气、清气、胃气、元气不得上升”,“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”,也就是“阴火”。

那为何同样是“阴火”,李东垣先后分别列入“阴病在阳”与“阳病在阴”,且两者治法完全不同呢?

我们先来看“阳病在阴”,东垣是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处理的。

“阳病在阴者,病从阴引阳,是水谷之寒热,感则害人六腑。又曰:饮食失节,及劳役形质,阴火乘于坤土之中,致谷气、荣气、清气、胃气、元气不得上升,滋于六腑之阳气,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。外者,天也。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,皆先由喜、怒、悲、忧、恐,为五贼所伤,而后胃气不行,劳役饮食不节继之,则元气乃伤。”

这段话在整本《脾胃论》里出现过无数次相似的表达,因为李东垣在描述何为“阴火”。

我多次谈到过,在李东垣看来,人体一切的运行之气,本质皆是胃气,比如:

“凡是元气、谷气、荣气、清气、卫气、生发诸阳上升之气…皆胃气之异名”;

“胃气者,谷气也,荣气也,运气也,生气也,清气也,卫气也,阳气也。又天气、人气、地气,乃三焦之气。分而言之则异,其实一也,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”。

又比如这里提到的“谷气、荣气、清气、胃气、元气、滋于六腑之阳气、五阳之气”,也是一样,都是“胃气之异名”。

中基也是将脾胃定义为气血生化之源,但中医学子大多难以做到像李东垣这般刻骨铭心这般坚守真理。对东垣而言,人体运行所需要的一切能量,皆来自于脾胃。通俗来说即饮食,正常有效被运化吸收代谢的饮食。

当然,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,还有氧气。但倘若没有胃气的支撑,连基本的呼吸能力都没有能量供给支撑。比如前几天聊到的《I型糖尿病的网友》,气血乏源导致呼吸都艰难费劲了。

当人饮食失节、劳役过度等,就会伤到脾胃之气。而脾胃之气一旦伤到,便无力将水谷之气向上升腾以及四处布散。如此一来,人体该得到胃气衍生之气所温煦滋养的地方,皆难以得到。

中气无力纵横通行外达于阳道中,而是下流于坤土阴地之中。其中的“火”,一者是气有余处即是火;一者水谷成湿→湿郁阻气→气郁生火,其实也还是气有余处即是火。该得到通行布散的阳道里得不到中气/水谷,而在内部属阴之地则相对有余。

以上就是这段话里的“阴火乘于坤土之中”以及“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”的意思。

那用针法如何解决呢?

“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,以伸元气。故曰从阴引阳;”

“若元气愈不足,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。”

这就回到之前的《下合穴与募穴》篇了。

下合穴与募穴都有“从阴引阳”即“伸元气”的作用,两者相对而言,募穴的取用更偏虚证。

李东垣要用下合穴与募穴来令中气伸展,出于阴地,推向阳道。

“若传在五脏,为九窍不通,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。故曰:五脏不平,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。又曰:五脏不和,九窍不通,皆阳气不足,阴气有余,故曰阳不胜其阴。凡治腹之募,皆为元气不足,从阴引阳勿误也。”

再次强调,虚证须取募穴。

这里需要补充的是,在写《下合穴与募穴》时,我尚未将俩穴同时具备的“伸元气”与“下气”两者联系起来。感谢读者提供的《使用脾之募穴章门的反馈》,我才得以进一步接近李东垣的认知世界。

在“阴火”的范畴里,“下气”是通过“伸元气”来完成的。这是我之前没能领会到的。

因为,之所以会九窍不通闭塞而气难下,是脾胃受伤后,气不足以通行阳道,水谷滞留成湿邪阻塞清窍所致。

下合穴与募穴的“下气”,并不是直接通过向下利湿泄湿来完成的,而是将内抑的中气向上向外推扬开来。脾升清四布与肺宣发布散之职重新启动,滞留的湿浊得以上下分消,新摄入的水谷也能得以充分利用而不再形成湿邪。人体的整个饮食代谢程序随之一一复原。

该外达的外达,而后,该降行的降行。

因此,正常降行的前提是正常外达。也因此,下合穴与募穴的“下气”,是通过“伸元气”或“从阴引阳”来实现的。

同样的,若使用内服药,东垣说的是:

“《黄帝针经》云:从下上者,引而去之。上气不足,推而扬之。盖上气者,心肺上焦之气,阳病在阴,从阴引阳,宜以入肾肝下焦之药,引甘多辛少之药,使升发脾胃之气,又从而去其邪气于腠理皮毛也。”

将降抑之气从下往上从阴引阳,推扬出去,升发脾胃之气的同时,将邪气(阴火/湿热)通过腠理皮毛给排出去。

这段话里也只有“推而扬之”之前的一句是《内经》原话,后面的治法仍是李东垣的借鉴运用。

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,《内经》里“阳病在阴,从阴引阳”,既是李东垣“阴火”理论的主要来源,亦是他治疗“阴火”的指导原则,无论是外治针法还是内服用药。

阴火,严格来说,是中气下溜而形成的病理产物。

“阳病在阴”或“阳病治阴”,用下合穴与募穴,或用生发脾胃之气的药物,都是解决“阴火”之本,即中气下伏于阴地;

而“阴病在阳”的其中一种,“阴火”上充于“阳道”,用刺络放血法,为的是“只去阴火,只损血络经隧之邪”,即解决“阴火”之末。

“若错补四末之俞,错泻四末之余,错泻者,差尤甚矣。按岐伯所说,况取穴于天上,天上者,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俞,岂有生者乎?兴言及此,寒心彻骨。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,筋、骨、皮、肉、血脉之病,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。亦岐伯之言,下工岂可不慎哉。”

这段是“阴病治阳、阳病治阴”篇的总结,让我们来回顾一下。

之前是哪种情况下要用到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?是《清浊相干之五乱》所用的荥输二穴;

又是什么情况下要取穴于天上,即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俞穴?是《两种阴病在阳》之外淫客邪,须取背部俞穴,引邪外出于阳位。

这么看来前半段说的是,既非清浊相干的五乱,亦非外邪客于阳经,却错取了四肢末端的穴位,或背上的脏腑俞穴。前者本对应“非有余不足”,后者本对应有余客邪。

但竟然能让东垣发出“岂有生者乎”、“寒心彻骨”的感叹,想必是内伤虚证,却没取下合穴或募穴,而是错用了荥输穴或背俞穴,犯了“虚虚”之大错,令本已无力通行伸展之元气,雪上加霜。

而该取背俞穴的六淫客邪,或该取位于上部阳位血络的上热下寒,这两者都属于“五体”(筋、骨、皮、肉、血脉)之病,却当成了内伤虚证来治,错取下合穴与募穴,犯了“实实”之大错。

但为什么会严重到“必危”呢?这是因为外感之势多有横暴,而上热下寒则属紧急。两者之势又皆在体表之五体中,正确的解决应该是急急顺势而为,邪去则正自安。

若此时不驱邪而只扶正伸阳,那么对于前者而言,外淫客邪未必会自行外解,反而会因延误而层层深入;后者本已是气有升难降,即便是用药,李东垣也要以纵向为主了,怎么能再助气向上推扬,加重上热下寒呢?

所以东垣最后不得不提醒学习者,切莫颠倒错用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注意!华铭智能将于9月20日召开股东大会

下一篇:这是一个颐心的中成药

Powered by 耀世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